“孤寡老人无儿无女,身后事没人操办。党支部号召每个党员捐款200块。200块钱搁现在看不算多,可2000年左右的时候,一个壮劳力干一天活也就挣15块左右,这笔钱真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旬阳市双河镇金盆村党支部副书记柯玉喜向年轻的党员讲述着当年的故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一下子捐13天的工资,说不心疼是假的!”老党员余德林回忆道。“可为什么大家愿意捐?因为我们是党员,群众有困难,我们不站出来,谁站出来?”。
21世纪初,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面对孤寡老人“身后事”的难题,金盆村党支部创新建立“党员互助金”机制,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由党支部积极倡导号召,党员干部踊跃捐款筹资,村民们自发出力帮忙,先后让8位孤寡老人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该机制既有效补齐了民生保障短板,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又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党员就在眼前”的温暖,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生动实践。
参与村庄义务清洁活动
随着国家民生保障体系和兜底帮扶政策不断完善,“老无所管”的问题一去不复返,但这份为民初心却持续传承发扬。当年的互助机制已转化为环境卫生整治、集体经济发展、留守儿童老人关爱等常态化志愿服务,党员奉献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鲜活的生命力。
党员干部入户查看村民安全用水
金盆村结合自身村情实际探索推出“党员百分制”新型党建管理模式,将参与村级事务与党员常态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建立起“党员考核=共性+个性+加分”三维考核框架,实行“季度点评、半年初评、年终总结”量化机制,将党内活动参与、理论学习、建言献策等设为共性基础项,把支持村级发展、公益活动参与、“传帮带”作用发挥等纳入个性任务项,将招商引资、产业带头、急难险重担当作为等作为加分激励项,通过科学考评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有区分”,有效激发党员队伍内生动力,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态势,持续为村庄振兴与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从200元的互助金到如今方方面面的精细化服务,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为民解忧的宗旨。旬阳市双河镇党委将一如既往地带领全体党员继续保持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难事、办好事。”双河镇党委书记谢自豪说。(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刘丽萍)
责编:祝传海
编辑:李阿娟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