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和美乡村 >

宁陕县太山庙镇:小庭院里养出“致富鱼”

来源:卓越陕西网|发布时间:2025-08-080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近年来,宁陕县太山庙镇聚焦特色产业培育,深挖本地资源禀赋,将庭院养殖作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持续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

7月29日,走进宁陕县太山庙镇长坪村卡洪湾生态鱼庭院养殖示范点,5个蓝色的陆基圆桶整齐排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桶内清水澄澈,鱼儿游弋其间,争前恐后地吃着鱼料,不时溅起细碎水花;养殖户们穿梭在圆桶之间,或查看水质,或投放饲料,忙碌的身影里透着对丰收的期盼。

“以前想搞养殖,但是场地不好找,又怕技术不过关,一直没敢尝试。”村民孙文兵笑着说,“现在村里帮忙规划,在自家门口就能养,每天喂鱼、看水都花不了半个小时时间,方便得很!”

这份“方便”,正是长坪村发展庭院养殖的诀窍。今年以来,村里瞄准村民“想赚钱又怕没时间”的心思,专门盘活房前屋后、闲置地块,帮17户村民建起19个陆基圆桶,还把村里1处2亩的老池塘重新利用起来,投了5000尾鱼苗。

“现在修好的圆桶离农户家最远也就一二十米,平时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把鱼管得好好的,村民们参与的劲头特别足。”长坪村党支部副书记孙文明说,这份“方便”还体现在“好打理”上,“圆桶能控制水质,鱼病少,比传统养殖要省心得多,我自己就先养了3桶,试验过后,才去动员村上其他农户进行养殖。”

目前,还有2个圆桶正在消毒,不久后也将投放鱼苗。如今,这片曾闲置的公路路面,已变身“聚宝盆”,成为村民家门口的增收新渠道。

卡洪湾的变化,是太山庙镇发展生态渔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以“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持续挖掘可利用土地潜力,在庭院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鱼等领域多点发力。经过两年的时间,生态渔业养殖已不仅仅是个别村民的尝试,而是成为了全镇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太山村、长坪村、龙凤村累计建设陆基圆桶71个,可养殖体积达到4500立方米,池塘养殖7亩,稻田养鱼20亩,共计可投放鱼苗50万尾,预估年产值600万元,让“方寸之地”产生了“方寸效益”。

“庭院养殖不仅能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还盘活了乡村闲置资源。”太山庙镇党委副书记刘峰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引进更加优质的鱼苗品种,打通电商销售渠道,让太山庙镇的生态鱼卖得更远、更好。同时,动员更多村民参与到生态渔业中来,让庭院养殖成为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来源:经济网  王金娥 卢坤)


责编:朱刚

编辑:李亮



生成海报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求真务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4247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