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和美乡村 >

汉阴县汉阳镇:从 “纸上谈兵”到“实战练兵” 泥土里长出真本领

来源:卓越陕西网|发布时间:2025-08-110

“从对着报表犯难的信息员,到能独当一面的村委会副主任,王支书教我的不只是怎么干好业务工作,更是怎么把心扎根在泥土里服务好群众!”站在汉阴县汉阳镇交通村烤烟种植地旁,村委会副主任吴家坤谈起自己的成长,眼里满是对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坤的感激。

ce67ea15e2072efffc6ac5bba09041b

初到村里时,面对的是熟悉的电脑屏幕和陌生的田间地头。作为信息员,吴家坤对乡村振兴数据统计驾轻就熟,但村民议事时的方言俗语、矛盾调解时的情理纠葛,总让他手足无措。

“群众工作好比种庄稼,得顺着时令、摸着规律来。”王支书看在眼里,主动拉起了这支 “师徒对子”。一份量身定制的培养计划很快摆在桌上:每周3天跟着支书 “沉浸式办公”—— 清晨跟着巡查村内各项设施,午后列席村“两委”会议,傍晚参与邻里纠纷调解;剩下的时间独立处理村务,从整理会议记录到惠民政策解读,任务难度像爬台阶似的逐步提升。

“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进田间地头都是办法。”这是王支书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带徒弟的 “实战秘籍”。今年汛期,暴雨将临。浓浓夜色中,王支书焦急地对吴家坤喊道:“走!去转移危房户!”漆黑的雨夜里,两人打着手电筒挨家挨户敲门,踩着泥泞将老人转移到安置点;安顿好村民后,又连夜用信息化手段统计受灾地块、房屋受损情况,迅速拿出详细的受灾清单,为救灾物资调配提供了精准依据。

在推进80余亩土地流转时,村民的顾虑像一块巨石挡在眼前。“地流转了,我们老两口靠啥吃饭?”面对沈大爷的疑问,王支书没有直接解释政策,而是算清三本账:流转租金账、务工收入账、产业分红账。连续一周,师徒俩的脚印遍布全村农户的院坝,最终用真心换来了信任。当旋耕机开进流转土地时,沈大爷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光会用电脑,更会跟咱老百姓交心!”

“乡村振兴不是一阵子的事,得有一代代人接着干。”在王家坤看来,“师徒帮带”传的是经验,更传的是扎根基层的初心。如今,交通村的 “师徒故事”已不止这一对:老会计带着年轻报账员学村务公开,致富带头人领着返乡青年搞特色养殖,越来越多的 “新面孔” 在 “老骨干” 的帮扶下挑起了大梁。(通讯员:吴家坤)


责编:吴彬彬

编辑:郭晓峰



生成海报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求真务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4247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