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卓越头条 >

旬阳市双河镇: “爱心妈妈团”以爱守护成长路

来源:卓越陕西网|发布时间:2025-09-190

“妈妈,你下次什么时候来看我?我想早早在家等你……”小男孩紧紧攥着“爱心妈妈”丁晓芬的衣角,仰着头眼神里满是纯真的期盼。这个曾经一见生人就躲到奶奶身后、沉默寡言的孩子,如今最大的快乐,就是盼着他的“志愿者妈妈”再次叩响家门。这份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牵挂,源于双河镇高坪社区一个温暖的组织——“爱心妈妈团”。


这一切要从几年前那个夏夜说起。广场上乐声流转,夏风令人沉醉。爱跳舞的丁晓芬在人群中注意到一个总是独处的小女孩:她瘦小、安静,常常一个人待在角落。可每当旋律响起,女孩总会悄悄靠近站在丁晓芬身旁,把那里当作全世界最安全的港湾。时间久了,丁晓芬从孩子零碎的话语中拼凑出了原因:妈妈前不久因为脑溢血去世了,别的小朋友也不愿意和她一起玩。这份与年龄不符的孤单和疏离,深深刺痛了丁晓芬的心。没有惊天动地的开始,一个温暖的微笑、一次蹲下身来的平等对话、一次耐心的倾听,让丁晓芬渐渐成为了这孩子可以依赖的“亲人”,用超越血缘的爱,填补着一份缺失的温暖。

这份经历让丁晓芬意识到,在她看不见的角落,可能还有许多同样孤独的身影。一个想法在她心中萌芽:能否将这份爱传递出去,照亮更多孩子?于是,身为女子护河队队长的丁晓芬,开始主动向队员们宣传和讲解,耐心介绍“爱心妈妈”的职责与意义,鼓励大家自愿参与。很快,一个充满善意的团队——“爱心妈妈团”悄然成立。

她们遵循“就近就便、自愿选择”的原则,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量身定制帮扶计划,并推出了细致入微的“六个一”精准关爱行动:每年一次安全教育、每月一次上门随访、每周一次电话沟通、带读一本好书并实现微心愿、陪过生日做一顿“妈妈味道”、节日期间送上一次暖心慰问。

2221

辅导受助儿童写作业

在丁晓芬帮扶的孩子中,最让她牵挂于心的是汪同学。这个从小由爷爷带大的男孩,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由于语言发育迟缓,已经上小学的他很少开口说话,先前几位帮扶者都因迟迟不见进展而无奈退出。自帮扶以来,丁晓芬以鼓励为钥匙,以陪伴为灯火,一点点叩响他沉默的世界。她从不催促,只是安静地等待,认真地倾听。如今,汪同学不仅语言有了明显进步,更会在每次见到丁晓芬时,大老远就奔跑过来,清脆地喊一声“丁妈妈”,开心地分享最近发生的趣事。那个曾经躲在人后、眼神闪躲的男孩,眼里终于有了光。


22213

带领受助儿童做游戏

而王同学的童年,则写满母亲早逝的伤痛与父亲无力周全的艰辛。他总是慌忙躲进卧室,沉默而怯生生地拒绝这个世界。他成绩落后,沉迷游戏,仿佛生活在一层透明的壳里。吴红萍和杨全玉两位“爱心妈妈”接过了这份牵挂。她们深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常常包好饺子送去家里,更耐心地教孩子如何调馅、和面,掌握一道道家常菜的做法;她们送去急需的学习用品,也送去真诚的倾听与鼓励。她们留意他每一个细微的情绪转变,在他迷茫孤单的成长时刻,始终温柔相伴。

日复一日,用心的陪伴如春风化雨,渐渐融化了少年心中的冰霜。他不仅褪去了怯懦内向,也一步步走出了虚拟世界的困局,重新拾起课本,找回了面对现实的勇气。如今,王同学已顺利考上了高中,成长为一个眼神明亮、笑容灿烂的少年。这份蜕变,是两位妈妈以最朴素的方式,赠予他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截至目前“爱心妈妈团”已稳定凝聚8位“爱心妈妈”的力量,一对一帮扶8名儿童。而那一声夺人眼眶的“妈妈”,一份超越血缘的牵挂,正在更多孩子的生命中,温暖地响起。(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丽萍)


责编:朱刚

编辑:王丹



生成海报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求真务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4247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