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榆林市横山区看守所、拘留所在区委、区政府、分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局监管支队的精心指导下,对标部省市法治文明监所建设标准,聚焦“基础设施、智能安防、监管队伍、执法执勤、管理教育”等五个方面重点工作,全力推动监管工作提档升级。
横山区看守所、拘留所在规划建设之初,即对标建设标准要求,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公安局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于2024年12月23日实现新建看守所、拘留所整体搬迁。新所严格落实“一厅五区”划分和“六小工程”建设,卫生间完成改造,出入通道升级加密,监所硬件设施实现全面升级,安全防护进一步筑牢。同时,分局党委积极筹措专项资金,为监所引进专业化物业公司,专业保障后勤服务,从环境、饮食、生活、健康等多维度提供支持,为法治文明监所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多部门有效研判论证,建成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全面拓展智慧监管功能应用,进一步提升实战能力,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安防体系。在监区出入口设置安检仪,严防违禁物品进入监区。已建成两警联动终端系统,按照国家最新标准装置周界防范设施,精准防范违禁品投送、协助脱逃等风险,全面保障了监管核心安全。从收押登记到提审提讯,再到管教谈话、疾病诊疗和家属会见,所有执法环节都能通过智慧赋能实现精细化管理,监所安防体系在数字化中进一步织密织牢。
坚持以政治建警为统领,将政治理论教育学习放在首位,紧扣政治理论、警务实战、团体拓展、心理健康等内容,通过“周例会”、阵地建设、专题学习和主题教育,达到了淬炼党性、洗礼思想、提升能力、转变作风的效果。组织全体民辅警系统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同步融合纪律教育作风整顿要求、业务知识要点、廉洁教育案例、保密教育规范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读,通过领学解读、分组研讨、知识测试等形式,推动监管队伍在常态化学习中淬炼政治本色、夯实理论根基、强化实战能力。适时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常态化推进警营文化建设,引导民辅警自觉规范言行,杜绝各种违法、违纪、违令行为发生,着力打造“四个铁一般”监管铁军。
依托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工作制度,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不断细化工作规范,不断完善日常管理,确保监管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坚持每周组织民辅警学习相关知识,确保“三条铁律”“六个规定”“六个严禁”等制度入脑入心;配齐专职法治员、档案员,专人负责执法监督与档案管理,确保执法规范、标准统一。同时,聘用律师为特约监督员和执法监督员,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另外,按照标准要求,进一步规范标牌标识,规范张贴监所民辅警岗位职责、执法流程、工作规范、门牌等所有标牌标识,便于监所内部统一管理,明确空间边界,引导人员有序活动,减少了安全风险隐患,进一步规范了监所日常秩序。
坚持深耕监管主责主业,在组织民辅警立足本职岗位、立足实战需求,学法律、学业务,不断提高主业能力素质的同时,常态化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八个必谈”工作要求,坚决做到排查整治到位,管理教育到位。组建心理咨询团队,配备心理咨询师3人,建成心理咨询室2间,宣泄室1间,能够及时为在押人员提供系统、全面心理健康服务。已累计开展心理服务130余人次,严重心理危机化解率到达100%。主动与各警种、法院、司法等部门协作,在拘留所设立“执调拘联动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站”和联合调解委员会,初步构建起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模式,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预防调处化解工作,从源头上努力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按照医疗卫生专业化建设标准,配备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和呼吸机等医疗设施设备,定期开展心肺复苏、突发事件处理等专业化培训,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与医疗急救能力,不断增强业务水平,不断扩展管理教育效应,以适应新时代监管事业发展需要。(来源:横山公安)
责编:朱刚
编辑:李飞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