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法治建设 >

三原法院:以初心守正义 以实干担使命——从法官办案历程看如何成为合格政法系统公务员

来源:卓越陕西网|发布时间:2025-09-300

政法系统公务员是法治建设的践行者、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独李人民法庭张维法官二十余年的办案历程,恰是合格政法公务员的生动注脚。他用脚步丈量乡土、用耐心化解矛盾、用专业守护公正,其经验为每一位有志于政法事业的人提供了清晰路径。

扎根基层,以“泥土情怀”筑牢为民根基

合格的政法公务员,首先要把“人民”二字刻进骨子里,张维法官的办案日常便是最好诠释。独李镇地处城乡结合部,涉农纠纷、邻里矛盾占案件总量的六成以上。为了让村民少跑一趟路、少花一分钱,他坚持“田间地头开庭、院坝里调解”,二十年来累计下乡办案里程超1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三圈。

2021年,辖区内两户村民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下,甚至持刀对峙。张维接到案件后,没有简单地传票传唤,而是先去村委会调取土地台账,再顶着38℃的高温到现场丈量。得知两家曾是世交,只是因一次误会结下梁子,他又先后五次上门,拉着老人回忆儿时情谊,用“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解开双方心结。最终,两家人不仅达成和解,还一起修补了院墙。这种“把法庭搬进村、把道理讲到家”的做法,正是政法公务员践行群众路线的核心——不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而是走进群众中找答案,用“接地气”的方式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精研业务,以“专业素养”守护司法公正

政法工作兼具政治性与专业性,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合格公务员的立身之本。张维法官常说:“案子不分大小,每一份判决都连着当事人的人生,容不得半点马虎。”从书记员到员额法官,他始终保持着“本领恐慌”,不仅熟练掌握《民法典》《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还主动学习农村土地承包、农民工权益保护等专项领域知识,整理出《涉农纠纷办案手册》,成为法庭的“业务活字典”。

2023年,一起涉及12名农民工的欠薪案摆在张维面前。案件标的虽只有8万余元,但农民工们等着工资给家人治病、给孩子交学费。由于用工单位拒不提供工资台账,证据收集陷入僵局。张维没有放弃,一方面到劳动监察部门调取备案记录,另一方面逐个联系农民工核实考勤细节,甚至连夜驱车到邻市找到已离职的工地负责人取证。最终,他凭借扎实的证据链,依法判决用工单位支付工资,还协调法院执行局开通“绿色通道”,让农民工在春节前拿到了足额工资。这起案件的办理,体现了政法公务员必备的专业素养:不仅要懂法,更要会用法;不仅要能断案,更要善执行,用专业能力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坚守底线,以“清正廉洁”擦亮政法底色

政法系统公务员手握司法权,面临的诱惑与考验更多,清正廉洁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张维法官在办案中始终坚守“三不原则”:不接受当事人的宴请、不收受任何礼品、不泄露案件审理细节。有一次,一名案件当事人通过熟人找到他,悄悄塞给一个红包,希望能“关照”一下。张维当场拒绝,并严肃地说:“我判案靠的是证据和法律,不是人情和红包,你要是真心想解决问题,就把精力放在举证上。”

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将自己的办案流程、判决结果在法庭公示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在他看来,“廉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让每一个案件的当事人都感受到公平,让老百姓相信法官、相信法律”。二十年来,张维法官办理的3200余起案件,无一例违纪投诉,无一例冤假错案,正是因为他始终把“清正廉洁”作为人生信条,用自身行动维护了政法系统的公信力。

与时俱进,以“创新思维”破解办案难题

随着社会发展,政法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合格的政法公务员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才能适应时代需求。张维法官在传统办案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办案新路径。针对辖区内外出务工人员多、开庭不便的问题,他率先使用“云上法庭”,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审理案件,既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和成本,又提高了办案效率。2022年疫情期间,他通过“云上法庭”审理案件46起,其中调解成功38起,当事人满意度达100%。

同时,他还联合村委会、司法所成立“矛盾纠纷调解驿站”,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常见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先由调解员进行前期调解,调解不成再进入诉讼程序,有效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这种“预防为主、调解优先”的创新做法,不仅降低了案件数量,还促进了乡村和谐稳定,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政法方案”。

从张维法官的办案历程中不难看出,成为合格的政法系统公务员,既需要“一心为民”的情怀,也需要“精益求精”的专业;既需要“严于律己”的坚守,也需要“敢闯敢试”的创新。每一位政法公务员都应像张维那样,把每一个案件当作一份责任,把每一次服务当作一次践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正义、传递温暖,用实干担当书写政法事业的新篇章。


责编:赵国阳

编辑:白建设

 



生成海报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求真务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4247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