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法治建设 >

“小矛盾”不出社区  “大和谐”浸润民心 ——勉县公安局武侯派出所矛盾纠纷化解有“妙招”

来源:卓越陕西网|发布时间:2025-10-170

邻里间因噪声红了脸、婆媳为琐事拌了嘴、工地上为工钱起了争执……为了不让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小纠纷演变成大问题,勉县公安局武侯派出所立足“抓前端、治未病”,推动警力下沉、关口前移,用三项务实举措,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织密排查网,当好“千里眼”和“顺风耳”

矛盾化解,贵在早发现。武侯派出所将辖区划分为16个网格,由社区民警、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等188人组成的16支“警格+网格”队伍。他们身穿红马甲,每日穿梭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既是信息员,也是调解员。

10月14日,武侯镇将台村的网格员老张在例行巡查时,听到村民曾某与其三娘李某因为工钱没有及时转交而情绪激动,准备从外地回勉去教训李某。老张立即将情况通过“平安勉县随时报”APP上报给武侯派出所,社区民警接到信息后,立即耐心安抚曾某情绪,从情理法角度耐心劝说,同时迅速上门,了解情况化解矛盾,后李某将钱如数归还,一起可能引发的邻里风波就此平息。

除了“铁脚板”实地走访,派出所还充分运用“12345”热线、网络舆情和公安大数据平台,构建起一张高效灵敏的“情报网”,精准预警潜在风险,确保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掌握。

巧打组合拳,请来“和事佬”与“专业队”

矛盾类型千差万别,化解也需“对症下药”。武侯派出所强化接处警首次调解,力争将简易纠纷当场化解,对于复杂矛盾,则打出“多元联动”这张牌。

10月4日,龙王沟村一通村道路施工现场,村民唐某等十余人因运输混凝土运费问题,与施工方发生冲突,将工地封堵,双方矛盾逐渐升级,派出所民警迅速到场控制局面,同时立即启动“公安+”联动机制。很快,司法所工作人员、驻所律师和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齐聚工地会议室。律师讲解法律关系,司法所干部提供调解方案,民警维护现场秩序并释法说理。经过六个小时联合调处,双方最终达成支付协议,一场可能升级的群体性事件得以圆满解决。

此外,派出所还挖掘本地资源,建立了一个拥有74名乡贤、退休干部、法律工作者的“武侯镇调解员信息库”,营造“身边人理身边事”的和谐氛围。

筑牢防护墙,做好“回头看”与“传帮带”

矛盾化解不是“一锤子买卖”,防反复、固成效是关键。武侯派出所建立了“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群众评访”的“三访”机制,对已调解的纠纷进行“回头看”。

南沟门村村民李大叔因邻居修建冷库,噪声过大问题多次报警、12345投诉,经民警调解后暂时平息。半个月后,社区民警进行电话回访,得知问题并未根本解决,他立即将该纠纷反馈镇综治中心,通过联合调处最终消除了两家的心病。“没想到民警同志还一直记挂着我们家这点事,真的太感谢了!”李大叔感动地说。

源头预防同样重要。武侯派出所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民警们深入社区、农村,用拉家常、讲故事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提升群众守法意识和自我化解矛盾的能力。同时,定期组织民辅警开展法律法规和调解技巧培训,通过“文武练兵”,不断提升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武侯派出所的民警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纠纷,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着辖区的“小和谐”,汇聚成社会的“大平安”。(汤江涛)


责编:张姜婷

编辑:李晓玲




生成海报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求真务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4247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