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法槌落下,庄严肃穆的审判氛围扑面而来。11月7日,平利法院对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进行公开审理,与以往不同的是,审判庭内多了一群神情专注的特殊“考官”——人大代表、政协干部及检察院监督员,他们全程观摩、记录评议,为庭审工作“把脉问诊”。

这场“开放式庭审”是平利法院推进司法公开、自觉接受监督的常态化实践。庭审现场无剧本、全真实,从法庭调查到举证质证,主审法官沉稳掌控节奏、精准归纳争议焦点,整个过程规范流畅、专业严谨,宛如一场“沉浸式司法教学”。台下的“考官”们紧盯庭审每一个环节,时而低头记录要点,时而凝神思索细节,全方位审视审判工作质效。
庭审一结束,“考官”们便趁热打铁开展评议。“法官驾驭庭审能力扎实,程序规范高效!”“切实感受到了司法公正与温度”,肯定之声不绝于耳。更有针对性的“金点子”接踵而至:“建议多用通俗语言强化普法效果”“可创新宣传形式扩大旁听覆盖面”,一条条务实建议饱含着对司法工作的期许。
对于所有意见建议,承办法官当场“全盘接收”,并明确表示将逐一梳理研究、充分吸收转化,把“考官”们的监督评议转化为提升庭审质量、优化司法服务的“实战举措”。平利法院以开门纳谏的姿态,让司法过程在阳光下运行,既架起了司法与群众的沟通桥梁,也为司法公正注入了更强动力。(通讯员:赵龙涛)
责编:高志远
编辑:郑学良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