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旬阳市麻坪镇铁山村的春天里,有一种红宝石般的野果正在悄然酝酿。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羊奶子”。它的学名叫“苦糖果”,果实形状独特呈分权状,红艳味美且无核,营养价值高。
然而,面对缀满纺锤状的橙红果实,我们当地村民仍沿用着“羊奶子”这个祖辈惯用的称呼。羊奶子不仅仅是一种果实,更是时光的见证者,是乡愁的载体,是生命与土地的对话。它的存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守与传承的故事。
“羊奶子要趁露水未干时摘,这样的果子最甜。”这是村里老人常说的话。记得小时候,奶奶总会牵着我的手,带我来这里摘羊奶子。她总是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在衣角上擦擦,递给我。那酸甜的滋味,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如今,奶奶的背已经佝偻,再也牵不动我的手了,但每到羊奶子成熟的季节,她还是会早早地起来,拄着拐杖站在门口,目送我去摘果子。
我蹲下身,轻轻摘下一颗羊奶子。它的表皮紫红,覆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像是披着一件轻纱。我忍不住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在舌尖绽开,带着山野的清香。这味道,仿佛让我回到了那个被奶奶牵着手的小时候。羊奶子的酸甜,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对故乡情感的唤醒。
竹篮渐渐装满了,我站起身,望向远处的铁山。阳光洒在山脊上,给翠绿的山林镀上了一层金边。风里传来布谷鸟的叫声,还有山下溪水潺潺的声响。这一刻,我仿佛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感受着它的呼吸与脉动。铁山的存在,让这片土地有了坚实的依靠,而羊奶子的存在,则让这片土地有了生命的灵动。
回到村里,奶奶已经坐在灶前,锅里飘出淡淡的果香。她把羊奶子倒进锅里,加入白糖,慢慢地搅拌。香甜的气息在屋里弥漫,和着柴火的烟味,编织成记忆中最温暖的味道。奶奶的果酱,不仅是食物的保存,更是情感的传承。每一勺果酱,都包含着她的爱和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来,尝尝。”奶奶舀了一勺果酱,吹凉了递给我。那熟悉的酸甜在口中化开,带着山野的气息,带着阳光的温度,带着奶奶的爱。窗外的羊奶子树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些树,见证了村庄的变迁,也见证了乡愁的绵延不绝。
麻坪铁山村的羊奶子,是春天的馈赠,是山野的味道,更是乡愁的寄托。它承载着我对故乡的眷恋,对童年的怀念,对亲情的珍惜。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早晨,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被奶奶牵着手的小时候,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羊奶子树依旧在春风中摇曳,它的果实依旧带着山野的清香。而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记得这麻坪铁山村的味道,记得奶奶的慈爱,记得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这,就是我心中永远的乡愁。羊奶子与铁山,共同构成了我对故乡最深沉的记忆,它们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情感的归宿。在这片土地上,生命与土地相互依存,情感与记忆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永恒的故事。(杨进编)
责编:朱刚
编辑:李飞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