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卓越头条 >

永寿聚力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

来源:卓越陕西网|发布时间:2025-07-160

今年以来,永寿县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总抓手,聚焦稳就业促增收这一核心任务,采取服务增效、岗位开发、企业帮扶、培训赋能四项举措,全力保障全县劳动力充分就业,推动群众持续增收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服务增效稳总量。围绕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残疾人、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坚持线上线下招聘双轨并行,先后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招聘活动19场次,达成就业意向725人;发布企业招聘信息28期,提供各类招聘岗位5800多个。开展线上直播带岗13场,参与3.9万人;认定见习单位34家,开发见习岗位91个,已上岗23人;强化“1131服务”,累计服务离校高校毕业生360人次。建立特殊人群帮扶机制,组织残疾人参加就业服务活动280余人次,培训45人。通过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累计吸纳396人就近就业。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2265人,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85人。积极推进零工市场、驿站和“数智就业”系统建设,全方位提升服务效能。目前已建成县级零工市场1个,零工驿站3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初具雏形。截至目前,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4万人以上,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4万人以上。

岗位开发拓增量。坚持把就业岗位开发向全县重大工程项目延伸、向民生领域覆盖、向新兴行业拓展。紧盯县域在建新建重要项目和重点工程,根据项目需求带动岗位开发,把项目实施过程转化为岗位开发过程,以新项目开拓新岗位,持续扩展就业增量。目前,18个重点项目部门和48个已开工重点项目,共计开发岗位990个,吸纳带动就业382人。紧盯行政和农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编制需求,面向应往届高校毕业生群体开展公职岗位招考,在满足基层单位工作所需的同时,开发新的就业岗位,今年已累计完成78个公职岗位招考笔试工作。紧盯科创载体增量提质,大力扶持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壮大,以期提供更多科研岗位,吸纳技术型人才就业。现已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开发科研助理岗位2个。截至5月底,全县城镇新增就业94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0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59.1%、65.4%和54.5%。

企业帮扶扩容量。深入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行动,选派30名专员包抓县域企业,宣传惠企政策,培训在职职工,调解劳资纠纷,不断完善调研、走访、帮扶机制,实现政企良性互动,助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全力落实“降、返、补、贷”政策,应降尽降,该补就补,以政策效力激发企业活力,1-5月份累计为48家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90.88万元,扶持创业实体16家,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36万元。根据企业生产特点、人员结构和工作需求,量身定制培训“菜单”,采取“理论+实操+演练”模式开展员工培训,确保培训实效,今年已有60人参加安全生产专题培训。进一步强化薪酬监测治理,建立欠薪案件快处机制,着力为企业生产保驾护航,先后完成6家企业300名职工薪酬调查;办结欠薪案件7起,涉及金额18.9万元;受理案件22起,调处结案15件,裁决结案7起。

培训赋能提质量。一方面,以县域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为靶向,把有相关培训意愿的人员列为培训对象,有计划、分步骤进行系统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以培训促技能提升,以技能提升促收入增长,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群体劳动者就业质量提升。另一方面,以城乡富余劳动力为重点,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打破域内师资瓶颈,引入域外优质资源,与5家专业机构联手合作,开设电工、电子商务师等紧缺工种培训,并新增美容、美甲等课程,填补新兴领域空白,从而把没有一技之能的打工者变成以技谋生的手艺人,提升再就业竞争力。今年,该县已开展“基础工种+新型职业”分层分类培训32期1385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6.6%。(来源:咸阳日报  邵磊磊 郭丹)


责编:朱   刚

编辑:马亮亮




生成海报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求真务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4247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