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是财政工作的“中枢神经”,更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支撑。汉阴县财政局紧扣“科学编制、严格执行、精准监管、高效使用”职能定位,以“精细化、绩效化、制度化”管理为抓手,持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让每一笔财政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聚焦科学统筹,织密预算编制“规划网”。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第一道关口”。汉阴县财政局始终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细化预算编制,积极探索实现“零基”预算,打破基数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推动在清理整合项目支出的基础上分类保障预算。对政策到期、交叉重复、低效无效的存量项目及时退出、调整,推动项目和部门职能充分匹配和结合,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紧扣过程管控,筑牢预算执行“防火墙”。预算执行是资金效益发挥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汉阴财政严格按照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复的预算执行各项支出,坚持“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切实提高预算执行刚性约束。除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安排和应急救灾外,原则上不予追加预算。严禁县镇两级私开民生口子,私自提标扩面民生政策,从严从紧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严格规定不得在无资金来源的情况下,新增安排支出项目建设,要以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应对财政收支矛盾风险。
突出绩效导向,打造资金管理“增效器”。汉阴财政始终坚持以“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为导向,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推动预算管理从“重投入”向“重效益”转变。强调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本部门本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负责,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入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各环节。坚持“预算先谋事,决策先评估”,在项目申报设立前,要进行客观评估,重点要精准核算项目的成本,评估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资金使用的效益,从源头预防财政资金低效无效安排。
坚持建章立制,绘就财政发展“同心圆”。面对当前各项财政资金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汉阴县始终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为强化预算约束提供制度保障。今年以来,汉阴县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提升资金使用质效工作的通知》《汉阴县强化镇级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十个严禁”》《汉阴县财政局参加项目验收工作规程》等管理制度,细化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预算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防范预算管理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
预算管理一头连着发展大局,一头系着民生冷暖。汉阴财政将始终以“守牢钱袋子、管好惠民事”为己任,持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为汉阴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坚实的财政力量!(供稿:李松柏)
责编:朱刚
编辑:王丹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