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卫健动态 >

紫阳:打造“医共体” 百姓有“医”靠

来源:卓越陕西网|发布时间:2025-08-130

“我70多岁了,去大医院看病要来回跑,又折腾又麻烦,没想到在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县上专家的诊断服务,现在我的病好多了。”8月6日,紫阳县洄水镇群众马世荣高兴地说。

微信图片_2025-08-13_092046_442

今年以来,紫阳县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以“组织架构统建、资金打包统合、医疗服务统提、内部运营统管”为建设路径,优化整合并有效利用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构建起“分级诊疗、合理治疗、有序就医”新秩序。

“我最近总是咳嗽,还有低烧、乏力的症状,吃了几天感冒药也不见好。”马世荣说。8月1日,他来到洄水镇卫生院就诊。医生仔细询问症状后,为他做了肺部检查,并迅速将数字化X射线影像通过远程医疗平台传送到“医共体”牵头单位——紫阳县中医医院,由更加专业的影像医师进行诊断。半个小时后,报告传回镇卫生院,医生依据报告进行了诊断并开出药方。

“通过建立‘医共体’远程影像中心,我们实现了‘基层检查、县级诊断、线上报告、结果互认’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和服务便民性。”洄水镇卫生院院长李孝益说。

在推进“医共体”建设过程中,紫阳县建立起分级管理模式,成立1个“医共体”总院、2个“医共体”牵头医院,并将17个镇卫生院列为分院,让人员下沉、技术下沉、服务下沉、管理下沉。除了远程影像中心,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心电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相继组建。五大中心的高效运转,有助于解决基层专业人员不足、诊断水平不高、急救能力缺乏等问题,节约了医疗资源。

“太感谢了,能在镇卫生院接受治疗,就不用转到县城医院了,为我们节省了很多开支。”8月7日,高桥镇群众王道芳的家属说。

王道芳今年83岁,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等多种疾病,前些天突然身体不适,来到高桥镇卫生院就诊。

当天,门诊医生余永娟首诊并和当班医生徐垚毅会诊后,认为王道芳多项重病叠加,希望能转到县级医院诊治。

“医共体”总院下沉到高桥镇卫生院的主任医师蒋燕文得知情况后立即行动,经过初步检查后,决定指导两位医生将病人收治入院。经过几天的治疗,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病情稳定。

“交流过来的专家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今年,‘医共体’牵头医院下派到高桥镇的主任医师及专家共5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我们能更好地服务群众。”紫阳县“医共体”高桥镇分院执行院长梁虎说,“上半年,来我院就医的人数达2.9万人次,同比增加约1万人次,人均门诊费下降11%、住院费下降9.6%。”

据统计,紫阳县“医共体”建立的“上培+下派”人才双向流动模式运行以来,已累计下派专家168人次,开展诊疗6500余人次;在蒿坪、高滩等镇建成骨科、眼科市级特贡专家名医工作站,开展手术400余例,实施新技术、新项目27项。如今,“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服务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还统筹使用医保资金和公卫资金,整合总院内设科室,设置‘医共体’行政后勤、人力资源等8个运营管理部,推进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更加科学、高效、优质地服务好群众。”紫阳县卫生健康局局长郭申堂说。(来源:紫阳卫健)


责编:朱刚

编辑:李亮




生成海报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求真务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4247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