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红色基因+财经特色”融合创新的思政育人实践,引导青年学子在行走中感悟延安精神、明晰财经报国使命,10月17日至19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组织140余名师生开展“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实践研学活动。师生通过实地探访、现场教学、文化体验等多元形式,将革命传统教育与财经职业素养培育深度结合,完成了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
10月17日下午,研学活动启动仪式在教学楼前举行。仪式由校团委书记张洁主持,学生工作处处长乔晶策着重强调出行安全事项;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严丽丽为研学团团长魏阳授旗;校党委副书记朱华斌在嘱托中指出,作为被誉为“西北财经黄埔”的职教院校,师生要以延安精神为指引,将理论学习与财经职业实践结合,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团委办公室主任、各二级学院团委书记、团组织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及师生代表共同参与启动仪式。
10月18日凌晨6时,研学团搭乘专列奔赴延安。车厢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玉玲、张洁以“延安精神中的财经智慧”为主题开设“行走的思政课”,结合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建设历史,解读红色财经基因的传承脉络[__LINK_ICON]。同学们则通过红歌传唱、诗词飞花令等趣味活动,让浓厚的红色氛围在旅途中自然流淌。
抵达延安后,研学团首站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在承载历史记忆的珍贵文物与影像前,师生们重点驻足于边区财政制度、经济建设等相关展品,系统回溯党中央在延安13年间的奋斗历程与财经治理实践,深刻感受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勤俭兴邦的精神力量。随后,队伍前往枣园革命旧址,研学导师结合实景讲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群众同甘共苦的故事,引导师生领悟“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历史智慧,以及财经工作中“廉洁奉公、为民理财”的本质要求。
当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精神》现场课在枣园旧址旁开课。授课老师以张思德事迹为切入点,结合财经岗位服务属性解读“为人民服务”的时代价值,师生围绕“如何在会计、审计等岗位传承服务精神”展开热烈研讨,进一步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职业追求。傍晚,师生共同观看红色舞台剧《红秀延安延安》,在沉浸式艺术体验中重温革命岁月,感悟信仰力量。
10月19日8时,研学团走进延安红色家风馆,通过革命先辈的家书、遗物与家风故事,重点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克己奉公、清廉传家”的优良传统,深刻感悟共产党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底色,为今后从事财经工作筑牢廉洁根基。随后,在安塞腰鼓教学现场,学子们跟随导师学习鼓点节奏与挥舞技巧,在跃动与呐喊中感受陕北文化的磅礴生命力,为红色研学注入浓郁地域文化气息。
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师生们探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历史实践,在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礼堂旧址中,齐声唱响经典曲目,以歌声跨越时空重温峥嵘岁月。研学最后一站,队伍来到西北局旧址,通过历史文献与场景复原,重点了解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展脉络,感悟老一辈革命家扎根西北、服务人民的奋斗担当。
“我们看到了先辈们在艰苦中坚守的信仰,更明白了财经学子的责任。”会计专业学生代表在分享中动情说道,未来将以延安精神为动力,锤炼专业技能,坚守职业操守,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财经人才。
据悉,陕财职院将持续深化“到延安去”研学活动,分批组织学生赴延安开展系统化、情境化教育实践,切实将延安精神内化为师生坚定理想信念、矢志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力,持续拓展红色文化育人成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陕西篇章贡献财经职教力量。(来源: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责编:朱刚
编辑:安泰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