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至28日,由中国灌溉排水委员会主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承办的“2025年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研讨交流会”在浙江宁波举行,来自全国水利领域的专家学者、各灌溉工程遗产地代表汇聚一堂,共商遗产保护与利用大计。
汉阴县拥有丰富的水利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凤堰梯田于2024年9月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遗产,县水利局联合多部门,积极推动遗产立法保护工作。在研讨交流环节,汉阴县水利局正高级工程师李权兵上台进行了精彩发言,分享了汉阴县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立法保护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在发言中,李权兵介绍了汉阴县立法保护的前期调研工作。通过深入走访当地居民、水利专家和历史文化研究者,全面了解遗产的历史渊源、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立法提供了坚实的一手资料和基础数据。同时,参考国内外其他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立法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立法条例。
立法保护作为遗产得以长久传承和合理利用的关键支撑,刻不容缓。在立法过程中,汉阴县水利局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加强与县人大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参与多轮研讨会和论证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立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经过市县人大不懈努力,安康市制定了首部关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明确了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法律责任,为遗产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汉阴县水利局加大对水利遗产保护修复项目的投入,积极谋划遗产水保示范园的建设,确保凤堰梯田的灌溉系统得到妥善保护。
据悉,此次交流发言,这是继2024年10月、2025年3月后,汉阴县水利局第三次在国际或全国性遗产保护交流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在这次大会上共有10名中省灌溉工程遗产专家作报告发言,汉阴县是其中之一,作为最基层的声音在全国大会上发言,并获省水利厅、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水文化专家的赞同,大家认为,汉阴县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立法保护路径方面提供了“汉阴样本”,展现了陕西水文化底蕴和对遗产的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前沿,其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通过立法保护,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水利历史文化,推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可持续利用发挥积极作用。(通讯员/储 毅 汉阴县水利局)
责编:祝传海
编辑:马亮亮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