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村上的干部和镇司法所的同志,让我的麦苗损失得到了赔偿!”,前进村党员调解室里传出的爽朗笑声,驱散了笼罩在村民孟某与周某心头多日的阴霾。这起因耕牛啃食麦苗引发的纠纷,通过镇村两级调委会与党员"和事佬"的协同发力,不仅成功化解邻里矛盾,更成为展现新时代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实践样本。
近年来,永寿县永平镇党委坚持将矛盾纠纷调解纳入基层党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土洋”办法共同用力,在群众矛盾上一针见血。
织密组织网络,构建全域调解体系。将全镇11个村划分成28个网格,坚持每天至少巡查1次,每月至少上门服务4次,把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精准下沉到网格。构建起"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三级调解网络。由28名党员网格员分片包干,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此次纠纷发生后,村委会及时上报,镇村两级调委会调解员迅速介入开展调解工作,成功化解邻里矛盾,为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
创新方法路径,打造特色调解品牌。永平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深化党组织服务功能,构建“三级联调”机制,形成“镇司法所+村级调委会+党员先锋”协同发力的调解格局。针对孟某与周某牲畜损苗纠纷,镇村调委会联合设立“田间调解室”,将法律咨询、矛盾调解延伸至群众家门口。调解过程中,党员调解员实行“三化”工作法:一是专业化,依据《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制作普法手册,明确责任划分;二是亲情化,发挥“和事佬”作用,以“远亲不如近邻”的乡情伦理疏导矛盾;三是精准化,结合受损面积、丈量数据与既往案例,提出1000元赔偿的合理化建议,促成双方和解。
党员示范引领,激活自治新动能。永平镇始终将村党支部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引领,始终坚持“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宗旨,积极动员老党员发挥基层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调解工作中,他们依据村规民约,借助老党员的威望,充分结合本地习俗与法律法规,充当“和事佬”成功化解了多起土地边界、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矛盾冲突。截至目前,参与调解了13件纠纷,有效维护了永平镇辖区的和谐稳定,为乡村自治注入了强大动力。(作者:田雪琳)
责编:朱刚
编辑:王丹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