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八亩村,连片的鲜食玉米地绿浪翻滚,挺拔的玉米苗在阳光下舒展新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满目葱茏的丰收画卷,正是胡万红、陈绪亮等人大代表带领干部群众战旱情、保生产的生动见证。
春耕伊始,八亩村的田间地头便活跃着一群忙碌的身影——宁陕县人大代表胡万红、城关镇人大代表陈绪亮等人深入农户家中,挨家挨户宣传鲜食玉米种植政策。“一亩鲜食玉米产量可达2600斤,按订单收购价算,比传统作物增收近千元!”胡万红掰着手指给村民算经济账,陈绪亮则耐心解读种苗补贴、技术帮扶等扶持政策。通过10余场院坝会、50多次入户走访,代表们成功打消群众顾虑,调动起200余户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与此同时,代表们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解决耕地难题。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快调配到多台旋耕机,并争取到专业深耕服务。短短半个月内,200余亩耕地焕发新生,为后续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多亏代表们牵线搭桥,咱这玉米地才能这么快就变‘聚宝盆’!”村民王大叔感慨道。
5月初,嫩绿的玉米苗刚破土而出,持续干旱却让土壤龟裂、幼苗蔫黄。面对严峻形势,人大代表迅速行动,将抗旱保苗作为履职“第一课题”。
“水是苗的命,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代表们迅速联系村四支队伍成立抗旱保苗突击队,紧急协调运水车辆,为缺水严重的地块提供“及时雨”。同时镇人大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物资支持,因地制宜加设了引水管道、建设蓄水窖,延伸灌溉覆盖范围。烈日炎炎下,陈绪亮肩扛水管浇灌苗圃,汗水浸透衣背,“代表带头,咱们更不能松劲!”在代表们的感召下,村民自发加入抗旱队伍。干群接力浇水的身影与幼苗舒展的新叶相映成画,大家齐心协力从旱情手中抢回了绿意。
走进如今的八亩村,连片的玉米苗已蹿至半人高,青翠的叶片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在人大代表与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村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超额完成,长势较往年更胜一筹。
“苗保住了,更要管得好!”胡万红正邀请农技专家开展田间培训,手把手指导村民科学施肥、合理灌溉,陈绪亮则带领村民组建植保小分队,定期巡查玉米长势,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预案。望着长势喜人的玉米地,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有代表们带着干,从种到收都有人操心,今年的收成肯定差不了!”
人大代表们以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在抗旱保苗一线践行履职承诺。如今,这片生机勃勃的绿色田野,不仅承载着八亩村村民对丰收的美好期盼,更见证着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徐徐铺展。(通讯员:周垚)
责编:朱刚
编辑:王丹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