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当事人张丽将印有“怀爱民之心 办利民之事 巧化干戈为玉帛 妙解心结促和谐”的锦旗送到了汉滨法院五里法庭王隆莎法官手中,连声道谢。这面锦旗的背后,是一场因遗产分割引发的家事纠纷,在法官耐心调解下得以圆满化解的温情故事。
这场纠纷的源头,是张丽的丈夫、赵老太的儿子王强因病去世后,留下了包括银行存款、公积金及抚恤金等在内的60余万元财产。然而,这笔本应是家人慰藉的财产,却成了矛盾的导火索。王强的妻子张丽与未成年儿子王小刚,因财产分割问题与王强母亲赵老太产生分歧,最终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深知家事纠纷背后往往牵扯着复杂的亲情纠葛,若简单一判了之,可能会让原本亲密的祖孙、婆媳关系彻底破裂。于是,她没有急于开庭,而是先深入了解各方的诉求与实际情况。她发现,赵老太年事已高,对儿子的离世本就悲痛万分,对财产的坚持更多是源于对未来的不安;而张丽作为妻子和母亲,一边要抚养尚未成年的儿子,一边还要独自扛起生活的重担。在了解家庭情况和双方真实想法后,承办法官着手进行调解。
调解中,法官没有生硬地照搬法律条文,而是从亲情入手,用逝者和双方的亲情纽带感化对方,引导双方回忆王强生前的点滴,促使双方产生共情,让她们意识到亲情比财产更珍贵。
经过法官耐心细致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张丽一次性支付赵老太18万元并当场履行,一场可能激化的家庭矛盾就此化解。签字时,张老太拉着孙子的手,鼓励孙子不要为这件事情耽搁学习,张丽也主动扶着老人说:“妈,我会常带孩子去看您。”那一刻,法庭里充满了温情。
几天后,张丽带着锦旗来到法院。“王法官,要不是您耐心调解,我们这个家就真的散了”张丽感慨地告诉法官,现在她和婆婆的关系缓和了许多,儿子也很孝顺她和老人,一家人又找回了往日的温情。
这起案件的圆满解决,生动地体现了一线法官于细微处化解干戈,让亲情在法律的守护下重获新生,它是汉滨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一个缩影,也是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表现。近年来,汉滨法院始终坚持将调解贯穿案件审理全过程,不仅化解了矛盾纠纷,更让许多濒临破裂的家庭重拾温暖,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汉滨区人民法院 唐婉婷)
责编:朱刚
编辑:李飞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