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资讯 >

石泉县喜河镇:巾帼标兵孟如彩的“黄金叶”致富经

来源:卓越陕西网|发布时间:2025-07-310

石泉县喜河镇蔡河村山间的晨雾还未散尽,孟如彩就已一头扎进葱茂的烟田里忙活。这十多年来,睡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烟田“瞅两眼”已成为她雷打不动的习惯,看着绵延成片的翠绿烟叶沐浴阳光舒展身姿“整装待烤”,她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当前是烤烟采收烘烤的关键时期,我家的70亩烟田每天至少有10来个村民务工,从采收、分拣、编竿到入炉、烘烤,我基本上全程参与、不敢马虎。”孟如彩边跟着村民们一道捆扎采摘好的烟叶,边随手抹掉额间沁出的汗珠。

致富新农人、共产党员、村妇联主席……47岁的孟如彩拥有着多重身份。从个人致富先锋到乡邻共富“灯塔”,孟如彩心中根植着挥之不去的“烤烟情愫”,她的故事,是新时代农人扎根土地、振兴乡村的生动剪影。

2018年,40岁的孟如彩担任蔡河村妇联主席,当时正值脱贫攻坚关键期,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成为考验孟如彩和村“两委”班子的首要难题。“我是一名党员,还是村上的干部,既然选择在家乡扎根,就应该为父老乡亲做点什么。”孟如彩说,“那时,隔壁村的烤烟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我心中就萌生一个念头,我们这海拔高、有土地,为何不靠山吃山种烤烟呢?”

2019年初春,孟如彩骑着摩托车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在通往隔壁村的险峻山路上,蜿蜒陡峭的盘山公路,见证了一位怀揣希望的新农人无数次孤独而坚定的往返,她像一块干渴的海绵,从选地育苗到施肥烘烤,每一个环节都穷追不舍地请教。她深知,唯有将烤烟的“真经”牢牢攥在手心,才对得起车轮下碾过的每一道弯、每一面坡。

技术到手,创业之路却还任重而道远。孟如彩在“村两委”的支持和帮助下整装待发、迎难而上,她积极筹措资金流转了周边农户的30亩闲置土地,购置了旋耕机等农用工具,与县烟草公司签订烟叶保底收购协议,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她从起垄、捞墒、检苗到移栽、浇水、施肥再到采摘、编杆、烘烤,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当一排排色泽油亮的“黄金叶”顺利出炉、被烟草公司成功收购的那一刻,她捧着来之不易的辛苦报酬,脸上洋溢的笑意融化进了眼里。

这几年,孟如彩把烤烟面积扩大到了70亩,年收入也稳定在20余万元以上。自身实现增收致富的同时,她积极为村里想种烟的乡亲们“传经送宝”,田间地头、茶余饭后、院坝会上,都成了孟如彩的“烤烟课堂”。“向他们传授我的经验,为他们解决弄不明白的问题,就会降低他们种烟的风险,让他们少走弯路。”孟如彩说。在加入到全村烤烟种植发展“大军”的村民里,有像刘传山、叶全斌这样的烤烟种植大户,也有对种烟技术知之甚少的“新手”,孟如彩都会一一耐心指导,尽心示范。

六年来,在孟如彩的示范带动下,全村的烤烟面积发展到400余亩,发展70亩以上烤烟大户3户,带动周边群众22户70余人实现稳定增收。2023年3月,孟如彩荣获安康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未来的日子,我会继续种好‘一亩三分地’,带领乡亲们鼓起钱袋子,带领着村子的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直到我干不动为止。”孟如彩笑着说。(喜河镇人民政府 王玉鑫)


责编:朱    刚

编辑:郭晓峰

 

 



生成海报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求真务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4247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