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州区城关街道立足辖区15个社区和3个村的城乡二元结构特点,以移风易俗为抓手,通过制度创新、空间重塑、激励引导和多元共治等举措,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文明乡风建设路径。
民主协商让居民公约“活”起来。迎宾路社区针对传统居民公约“上墙不入心”的问题,创新推出“公约大家定”模式。通过楼院议事会等平台,组织居民围绕婚丧嫁娶、人情往来等议题开展专题讨论,累计召开9场议事会,收集87条建议,最终形成群众高度认同的《迎宾路社区新风尚居民公约》,这种参与式制定方式让规章制度真正成为居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村史场馆承载乡愁记忆。东店子社区打造的集红色教育、农耕文化展示、旧居复原等功能于一体的村史馆,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馆内陈列的老式农具和历史照片,与村民议事、活动功能有机结合,既留住了乡愁记忆,又为文明新风传播提供了新阵地,让传统空间焕发新的生机。
“爱心银行”创新激励机制。城关街道推行“积分存折”制度,居民通过遵守公约、参与志愿服务等文明行为获得积分,可在社区“爱心银行”兑换实物奖励。迎宾路、名人街等社区已实现有效兑换50余次,这一举措将无形的文明善行转化为有形的激励,形成了“文明行为—积分累积—实物激励—更多参与”的良性循环。
多元共治构建育人网络。张坡、名人街等社区充分发挥协同优势,联合市家教协会、市巾帼志愿者协会等组织,持续开展“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系列活动。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移风易俗知识、签订倡议书、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下一步,商州区城关街道将继续培育本土文化骨干队伍,通过“乡村剧社”“民俗表演队”等载体,让文明新风在文化传承中持续浸润人心,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更多文明内涵。(来源:商州融媒)
责编:朱 刚
编辑:付优美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